网站首页 每日要闻头条快讯纪实现场专题报道社会热点就案说法冯莉有约 成为会员
每日国际焦点网谈生态环境每日地方群众来信乡村振兴企业风采监督与法名人字画人物·访谈关注民生汽车·能源文化·旅游科技前沿短视频曝光台名医·健康 人员查询
  • 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庆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河北
  • 山西
  • 陕西
  • 甘肃
  • 青海
  • 山东
  • 安徽
  • 江苏
  • 浙江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江西
  • 台湾
  • 福建
  • 云南
  • 海南
  • 四川
  • 贵州
  • 广东
  • 内蒙古
  • 新疆
  • 广西
  • 西藏
  • 宁夏

西方所谓中国对非“债务陷阱论”可休矣

袁武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10月12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部发布《中国对非主权融资有效性研究》报告,通过翔实的数据和论据,对中国对非主权融资进行梳理和分析,有力驳斥了美西方国家炮制的所谓中国对非“债务陷阱论”。

报告指出,中国在2000-2020年间对非主权债务融资承诺金额累计约1600亿美元。中国对非主权融资以官方债权人和基建项目为主,支持大量具备正外部性公共产品的提供,以改善非洲人民经济、生活福利。其中,90%资金用于非洲低收入国家和中低收入国家。报告通过计量模型分析项目层面的有效性,量化分析显示,中国主权融资对非发展呈现多维度显著正面效应。报告实证检验得出几组数据:中国贷款每增加1%至少贡献0.176%的非洲经济增长,至少带动基础设施改善0.027%,至少带动出口创汇增加0.244%,至少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加0.293%,至少提升非洲入学率0.118%,至少拉动工业就业增加0.143%。

西方一直炒作非洲“债务陷阱论”,抹黑中国通过债务“绑架”非洲。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在肯尼亚共700亿美元的债务中,只有70亿美元是对华债务,仅占肯债务的10%左右,且主要用于在肯建设包括蒙内铁路、拉加公路等大型基建项目。而该国大部分债务是欠西方债权人的。2023年3月底,尼日利亚统计局公布的债务报告显示,多边债务约占其外债的三分之二,而对中国的债务仅占该国外债的9.5%。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在49个有数据可查的非洲国家共计6960亿美元外债中,多边金融机构和商业债权人所持债务占比近四分之三。2023年1月,非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23非洲宏观经济表现和展望报告》指出,美联储去年多次激进加息,使非洲国家货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贬值,大大增加了非洲国家的偿债负担。如加纳货币塞地,去年一年对美元贬值了三分之一。非洲开发银行报告还强调,中国在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框架下贡献的缓债额度已经超过G7国家总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中非研究所最新研究也显示,中国贡献的缓债额度高达63%。

再以赞比亚债务危机为例。2011 年,赞比亚从“低收入”国家“提升”为“中低收入”国家。因此,它不能再以极低优惠利率从国际金融机构借款,开始转向欧洲债券市场融资。2012年,赞比亚效仿其他几个非洲国家,首次决定以商业利率在欧洲债券市场筹集资金,得到欧洲债券市场的积极响应。首笔7.5亿美元贷款很快被超额认购,利率5.6%,十年内必须全额偿还。受到这次成功发行债券的鼓舞,赞比亚在2014年发行第二笔欧洲债券,借入10亿美元,利率跃升至8.6%。尽管利息高昂,赞比亚还是决定在2015年发行第三次欧洲债券,以9.4%的利率借入12.5亿美元。赞比亚以商业利率总共借入了 30 亿美元欧洲债券,并且必须在2022年开始大量偿还本金。西方私人银行拒绝展期,导致赞比亚债务危机爆发。根据外媒报道,西方私人借贷的收入超过中国的两倍以上。

北京大学的报告显示,中国投资主要用于非洲基础设施等周期长、收益低、私人资本不愿意投资的项目。投资水电交通网络等基础设施可以促进当地经济质的提升,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投资虽然短期内会形成负债,但是长期来看,它会成为推动非洲经济持续发展的正向资产。

美西方国家一方面抹黑中国对非洲国家投资,另一方面自己却要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2021年,美国在G7峰会上提出名为“重建更好世界”(b3w)倡议的全球基建计划,第二年又提出“全球基础设施和投资伙伴关系”(pgii)计划,预计投资6000亿美元。然而,b3w计划推出的第一年,落地资金只有600万美元。而中国在非建设项目和中非合作,为非洲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多年来,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企业已利用各类资金,在非洲新建或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还建设了数量众多的大型电力设施、医院、学校等民生工程。

事实证明,西方所谓“债务陷阱论”不过是西方开展地缘竞争、抹黑中国的舆论武器。中国的投资基于互利共赢基础之上,给非洲发展带来切实利益,给非洲人民带来经济福祉。只是因为它触动了西方资本在非洲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的“奶酪”,打破了西方国家利用金融资本对非洲国家实行经济控制的美梦,因而,遭到美西方国家的污蔑和抹黑。

2023年10月12日,在摩洛哥马拉喀什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2023年秋季年会的一场小组讨论会上,沙特阿拉伯财政大臣穆罕默德·贾丹曾公开表示:“当其他国家实际上回避非洲时,中国挺身而出。由中国建造的基础设施无法带到中国,(这些设施)实际上是在非洲。”对于西方世界长期炮制的所谓“债务陷阱”的论调,贾丹明确反驳称,事实上,当其他国家不愿意承担风险时,中国承担了风险,其他国家应当向中国展示善意并一起努力,而不是与中国搞对抗,因为这反而损害了那些需要中国帮助的低收入国家的利益。

北京大学相关报告扯下了西方所谓“债务陷阱论”的遮羞布,有力地还击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抹黑。

编审:高霈宁 唐华 张艳玲


【责任编辑:高霈宁】


【作者:】

文章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更多推荐

坦桑尼亚暴雨灾害已致47人死亡

12月3日,在坦桑尼亚马尼亚拉地区,当地居民清理暴雨后货车旁的杂物和淤泥。新华社发123来源:新华网  2023年12月05日08:29坦桑尼亚地方官员3日说,该国马尼亚拉地区2日夜间至3日突降暴雨导...

印尼火山喷发已致至少11人死亡【查看原图】

12月4日,在印度尼西亚西苏门答腊省的马拉皮火山附近,搜救人员转移伤者。新华社发(安德里·马迪安斯亚摄)12345来源:新华网  2023年12月05日08:25印度尼西亚搜救部门官员4日证实,位于西苏门答腊省的马拉皮火

加沙地带卫生部门:以军袭击加沙地带致死人数超1.52万【查看原图】

12月2日,在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人们查看以军空袭后受损路面。12345678来源:新华网  2023年12月03日09:32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当天发表声明说,自10月7日本轮巴以冲突爆发...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综述: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新华社记者  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北京举行。作为全球第一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链博会汇集中外500多家企业机构,整合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等5大产业链和供应链服务展区。多国人士...

数字引擎,打开贸易发展新空间

原标题:数字引擎,打开贸易发展新空间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经济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当前,全球贸易增长承压,但数字贸易蓬勃发展增势喜人,成为国际贸易的新亮点。数字贸易正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新趋势和...

“链氪”带你逛链博

11月29日在链博会文创小店拍摄的“链氪”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12345678910来源:新华社  2023年11月30日08:56“链氪”是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的...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中贝复交51周年暨中非合作与发展酒会正式签约 每日新闻网报道:(黄荣 王尘 刘振声)2023年11月24日中午,中贝复交51周年暨中非合作与发展酒会正式签约仪式在北京光华路贝宁驻中国大使馆贵宾厅圆满举行。&...

孟加拉国首家孔子课堂正式揭牌

这是11月22日在孟加拉国达卡拍摄的山度·玛利亚姆—红河孔子课堂揭牌仪式。新华社发(萨利姆摄)孟加拉国首家孔子课堂山度·玛利亚姆—红河孔子课堂22日在该国首都达卡正式揭牌。当天,山度·玛利亚姆—红河孔子课堂还举办了由红河...

埃及官员:停火期间柴油天然气等救援物资可每天进入加沙

11月24日,运送救援物资的卡车进入拉法口岸加沙一侧。新华社发(里泽克·阿卜杜勒贾瓦德摄)新华社开罗11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国家新闻局局长拉什万24日发表声明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在加沙地带临...

欧盟呼吁延长加沙地带停火协议

新华社布鲁塞尔11月24日电(记者付一鸣)欧盟24日呼吁延长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达成的停火协议。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说,停火协议“作为结束加沙地带持续、令人震惊的人道主义局...

2023
10/20
07:06
浏览量:10032
大字号
分享
今日热点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普京到达北京,中方高规格接待,现场铺设红毯,接机人很不同寻常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助力非洲数字化转型【查看原图】

中非数字经济合作助力非洲数字化转型【查看原图】

中国农业专家助力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查看原图】

中国农业专家助力厄立特里亚农业发展【查看原图】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传播中华民族传统酒文化 提升中国品牌酒企国际影响力

让红色文化基因代代相传——习近平,我们都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践行者——艾先珍)

让红色文化基因代代相传——习近平,我们都是红色文化基因传承践行者——艾先珍)



友情链接

  • 人民网
  • 中国老区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警察网
  • 海外网
  • 中国长安网
  • 人报融媒
  • 冯莉有约
  • 新华网
  • 中国台湾网
  • 中国政府网
  • 中国经济网
  • 中国新闻网
  • 每日新闻网
  • 光明网
  • 央视网
  • 法制网
  • 中国青年网
  • 求是网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人员查询

    • 电脑端

    • 手机视频版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定慧西里乙18号 联系电话:电话/传真010-88117470 010–52463177 18611141167(微信同号)邮箱1026329972@qq.com (每日新闻) 内线800转108
    网站备案/许可证工信部:京ICP备1905121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7822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537号
    每日新闻网http://www.everyday-news.com.cn/提供最新国内外新闻及新闻资讯